<<尼罗河上的惨案>>观后感谁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6 00:18:49
最近要写下尼罗河上的惨案观后感,到目前还没有时间看下,哪位好心人看了帮下忙!!!

前几天和朋友去看了一场小剧场话剧《扑鼠器》,在大剧院。观众的构成就很有趣,平时去看越剧,观众绝大多数老阿姨,京剧则是老伯伯不容置辩的优势,换到这种小剧场话剧则是以20-30的时尚女性为主打了。戏曲演出的票价一般只有30-50,而小剧场的演出一律100,相比较于功底玩意儿,不禁让我为戏曲演员抱屈了。

戏演的实在差劲,那么紧张的剧本居然演的松软温暖,如同一个大抱枕,舒适得令人昏昏欲睡。如果是羊毛玩票倒也罢了,既然出来卖票做营业性演出,这种水准就难免说不过去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阿加莎·克莉斯蒂娜。

玛丽王太后80岁生日时,英国BBC电台为太后祝寿,问太后喜爱什么节目,玛丽太后的答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于是就有了30分钟的广播剧《三只瞎老鼠》,后来阿加莎自己又把这个广播剧改编成了小说和戏剧。当剧目首演的时候,伊丽莎白女王参加,她对阿加莎说:“我很喜欢你的故事,但把这个的结局忘了,你能否告诉我凶手到底是谁?”阿加莎回答道:“殿下,不巧我也忘了。”

阿加莎对待读者的态度正是如此:故事不到最后关口,是绝对不能泄底的。即使尊贵如女王,概莫能外。

我认为她在小说情节营造上这一点是绝对地顶峰,古往今来,她是最好的,请注意,不是最好的之一,是唯一一个——最好的。她的故事营造手法影响了一大批作家。小时候看过一套美国的电视系列剧《雷敏敦·斯蒂儿传奇》,是现在的007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的,侦探片,很多故事就是照抄老太太的小说。在中国,古龙不知道向她扒窃了多少技巧,与高超老辣如一个巫婆的阿加莎比较起来,古龙辈不过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大、天、山…”的识字课本。

阿加莎的小说世界如同钟表一样精巧,而驱使指针分毫不差的的则是无法捉摸、最柔软的人性。对于谋杀的设计和侦破都是那么的理性冷静,无论是《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爱情对于他人财产的觊觎,《东方快车谋杀案》里正义超越法律的执行,都在实际操作中严丝合缝,而动力从成本收益的利润分析来看却又是那么虚妄,促使理性计划运转的却是最不可捉摸的激情。正是这两方面的落差形成的张力推动着谋杀一连串的在老太太的笔下发生。